湘竹北售屋陰美麗的東湖全景。
  □中共湖南省委黨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湖南情趣用品經驗”課題組
  ■編者按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歸根到底要有的放矢解決思記憶體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因此,湘陰縣構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長效機制的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今天,本報推出《理論大視角》,約請黨建專家、理論工作者對湘陰經驗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闡釋、解讀,以期對正在深度推進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起先導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建立健全促進黨員幹部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湘陰縣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牢牢把握“為民、務實、清廉”主題,既著力解決當前“四風”突出問題,又著眼構建抓常抓細抓長的制度體系,探索建立系統科學的踐行群眾路線長效機制,推動了ssd固態硬碟經濟社會發展。今年上半年,湘陰經濟在嚴峻宏觀經濟形勢下仍然領跑岳陽市,全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群眾滿意度調查排名第十三位、居岳陽市第一位。湘陰的經驗做法,對我們探索建立群眾路線長效機制具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1、堅持商務中心黨委主導、三位一體,確立長效主體機制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最鮮明的政治立場。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湘陰縣著力探索建立以人民群眾為價值主體、各級黨委為組織主體、黨員幹部為工作主體的“三位一體”群眾路線主體機制,把黨委主導、黨員主幹、群眾主體三者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踐行群眾路線的強大合力。堅持黨委主導。在過來實施“第一支書”制度的基礎上,該縣成立縣鄉(鎮)群眾工作部和村(社區)群眾工作站,統籌黨委政府和社會團體、群眾組織力量,形成群眾工作合力,同時採取“支部+協會+經濟合作組織”模式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模式創新,實現了黨組織觸角向基層延伸和對群眾工作的全程主導。突出黨員主幹。湘陰縣在黨員幹部中廣泛開展“萬名黨員亮身份、千名黨員創紅旗、帶領群眾奔小康”活動,引導農村無職黨員擇崗履職,強化黨員意識,煥發創業熱情;引導機關黨員幹部公開承諾履職,積極爭先創優,廣大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強化群眾主體。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湘陰縣積極引導黨員幹部自覺深入基層群眾、深入田間地頭,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從而使各項決策更加貼近縣情實際,更加符合群眾意願。今年,該縣在全縣廣泛開展了“科學跨越大問計”活動,通過走訪聽計、座談問計、徵文獻計、網絡匯計等形式,廣泛匯聚民意民智,凝聚了加速跨越趕超的強大合力。
   2、突出聯繫群眾、服務基層,確立長效目標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虛心向群眾學習,真心對群眾負責,熱心為群眾服務,誠心接受群眾監督。湘陰縣堅持把構建聯繫群眾、服務基層的目標機製作為群眾路線長效機制建設的核心和靈魂,採取滾動式目標管理方式,將“衝刺省十強、爭創示範縣”的總體目標與“進村入戶常態化、包村聯戶制度化、承諾服務具體化”的具體目標相結合,使聯繫群眾、服務基層更具鮮活性、針對性和凝聚性。推進進村入戶常態化。今年,該縣通過開展以“訪農戶、訪社區、訪企業,瞭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破解發展難題,比服務、比業績、比形象,促幹部作風轉變、促黨群乾群關係融洽、促經濟社會發展”為主要內容的“三訪三解三比三促”主題活動,將16000多名縣直部門單位和鄉鎮的黨員幹部“下放”到鄉村、企業、社區“趕考”,並做到入戶走訪率、意見收集率、整改反饋率“三個100%”,進一步融洽了黨群乾群關係,實現了幹部作風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推進包村聯戶制度化。該縣建立了縣級領導聯鄉、鄉鎮幹部包村、黨員幹部幫戶制度,每名縣級領導都聯繫一個鄉或鎮、一個村或社區、一個產業或項目;縣直部門單位幹部每人每年走訪群眾不少於100戶,鄉鎮幹部每人每年走訪群眾不少於150戶;全縣股室長以上幹部每人結對幫扶1—2戶困難戶。通過包村聯戶、結對幫扶,架起了黨員幹部與基層群眾的“連心橋”。推進承諾服務具體化。該縣每年都開展“黨員幹部承諾履職”活動,組織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立足本職崗位,公開承諾服務,主動履職擔責。組織開展了“黨員進社區,競賽當‘五員’”活動,縣直機關單位在職黨員到家庭居住地社區報到,爭當政策宣傳員、技能推廣員、矛盾調解員、民意調查員和群眾勤務員,今年全縣有3570名在職黨員到社區認領了服務崗位。
  3、推行群眾點題、幹部作答,確立長效執行機制
  一打綱領不如一個行動。踐行群眾路線,確保常態長效,必須建立有效執行機制。湘陰縣通過扎實開展“群眾點題、幹部作答”活動,在傾聽群眾利益表達中請群眾“點題”,在整合群眾利益、分解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問題等環節由幹部“作答”,在探索構建系統化、動態化的群眾路線執行機制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敞開大門”傾聽群眾表達。該縣通過“書記信箱”、QQ群、網絡獻計窗口和幹部走訪問計等形式,真正敞開大門傾聽群眾聲音,聽取群眾意見,匯聚群眾智慧。今年,該縣通過“三訪三解三比三促”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主動下訪中走近群眾、傾聽群眾,共收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2500多條,具體問題300多個。“四本臺賬”整合群眾利益。針對走訪問計活動中收集到的意見建議,該縣建立了問題彙總台賬、問題分類台賬、問題交辦台賬、問題整改台賬四本臺賬,並分門別類拿出處理意見:凡是能夠解決的迅速解決;因條件限制難以解決的拿出方案逐步解決;對不符合政策、無法解決的積極做好解釋說明工作。“民情信封”交辦群眾訴求。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該縣以“民情信封”的形式向相關責任領導和責任單位進行交辦,明確辦理要求和辦結時限,實行領導領辦、部門承辦、限期辦結。“掛號銷號”促推問題解決。該縣對交辦的每一個問題都嚴格實行“掛號銷號”管理。責任單位必須與當事人見面,向當事人反饋問題處理情況或做好解釋說明工作,憑群眾簽字認可的意見回覆函“銷號”,確保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領導包案”推進積案化解。面對社會進入轉型期、群眾具體利益訴求日趨增多的新形勢,該縣建立信訪突出問題和不穩定因素定期排查化解機制,對一些信訪積案和突出問題實行“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累計解決各類信訪積案和重大問題200多個,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4、強化激勵導向、問責促動,確立長效動力機制
  群眾路線的動力機制就是群眾工作的激勵機制。湘陰縣堅持從理想信念、組織條件、監察督促等方面著手,著力構建正面激勵與反向促動相輔相成的動力激發機制,推動黨員幹部自覺踐行群眾路線,主動聯繫服務群眾。強化為民服務理念。該縣把黨員幹部思想教育作為一項基礎工作常抓不懈,定期在全縣黨員幹部中開展“三觀”教育和“為民務實清廉”主題教育,強化黨員幹部為民服務理念。同時,還在黨員幹部中深入開展“知我湘陰、愛我湘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強化黨員幹部“湘陰光榮我光榮,我為湘陰爭光榮;湘陰發展我發展,我為湘陰促發展”的價值取向,各級黨員幹部主動服務基層群眾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強化重視基層導向。在幹部選拔任用上,該縣特別重視把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善於做群眾工作的幹部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讓那些對服務群眾有感情、群眾工作有經驗、推動發展有實效的幹部政治上有地位、發展上有前途。2011年以來,該縣在領導職數嚴重偏緊的情況下,提拔重用了85名鄉鎮幹部,其中鄉鎮黨委書記8名。強化督查問責促動。該縣定期不定期開展作風監督檢查,讓不作為的幹部“閑不下”、亂作為的幹部“坐不住”。同時,聘請作風監督員,主動將幹部作風置於群眾監督之下,對幹部為政不勤不廉行為公開曝光。從2012年開始,該縣還在全省率先實行幹部上下班指紋考勤管理,今年又在岳陽市率先啟動幹部作風和廉政監督網建設,使幹部乾沒幹事、乾沒乾好事一目瞭然。嚴格實行“有錯無為”問責制度,今年上半年約談問責處理幹部46人,起到很好教育警示作用。
   5、叫響從我做起、向我看齊,確立長效責任機制
  做好群眾工作是各級黨員幹部職責所在。湘陰縣從分解落實黨政領導責任、一般幹部責任和普通黨員責任入手,著力構建科學系統的責任體系,推動為民服務機制常態化、長效化。強化黨政領導帶辦責任。該縣明確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為踐行群眾路線的第一責任人,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領導幹部帶頭,形成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的工作格局。縣委常委一班人明確提出“從我做起、向我看齊”,以身作則,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乾。嚴格一般幹部崗位責任。該縣嚴格實行幹部崗位責任制,建立了幹部聯繫服務群眾的責任清單,把為民服務的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科室、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將全縣每名幹部的姓名、職務、聯繫電話、工作職責等信息製作成崗位責任牌,放置在辦公桌顯要的位置,方便群眾辦事和接受群眾監督,充分調動了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普通黨員示範責任。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細胞有活力,肌體才有生機。該縣通過設立“黨員示範崗”、評選“黨員科技示範戶”等形式,使每個黨員成為了聯繫服務群眾的標桿和旗幟。
  6、探索幹部趕考、群眾打分,確立長效評估機制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湘陰縣積極探索以群眾為主體的群眾工作評估機制,取得良好效果。創新評估主體。該縣建立了專門的群眾工作機構——群眾工作部和民調中心,定期召開群眾工作評估會或組織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邀請普通群眾、社會組織等對各單位工作和黨員幹部進行“打分”。優化評估體系。該縣制定了《湘陰縣群眾工作考評細則》,將群眾權益保護、部門服務態度、政務服務質量、民生改善水平、社會治安狀況等納入群眾工作評估指標體系,防止了評估標準與工作“兩張皮”。改進評估手段。該縣積極探索了群眾滿意度調查、負責幹部述職評議、黨員民主評議、媒體公開“曬捲”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評估手段。如在媒體公開“曬捲”活動中,該縣年初組織各鄉鎮和縣直單位將“民生實事”辦理計劃通過縣電視臺、政府公眾信息網站、政務公開欄等平臺公佈,年底再以同樣的形式公佈一年來的辦理結果,接受群眾監督和評判。通過發揮群眾“主考官”作用,把服從群眾的“主戰場”變成了轉變幹部作風的“賽馬場”。
  7、堅持多管齊下、整體聯動,確立長效保障機制
  群眾路線的有效運行是在多方互動、多方配合、形成強大合力的環境中展開的,需要各方面的支撐和保障。湘陰縣著眼“長”、“常”二字,著力完善踐行群眾路線的支撐配套。突出幹部能力建設。縣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幹部教育培訓,近三年時間完成了對全縣430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1200名副科級以上幹部的集中輪訓。突出服務平臺夯實。該縣在岳陽各縣市區率先建成了人民來訪接待中心,對群眾來訪實行“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全面進行了鄉鎮小食堂、小廁所、小澡堂、小圖書室、小文體室“五小設施”建設,全面完成村部建設“清零”工作,鄉村兩級生活工作條件得到改善。突出強化輿論引導。該縣充分運用電視媒體、《湘陰周刊》、手機報、宣傳欄等宣傳資源和平臺,在加強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傳、群眾工作典型宣傳的同時,堅持把話語權交給群眾,把鏡頭對準群眾,創新開展了“最美村官講黨課”等活動,用身邊的鮮活典型教育人、激勵人、鼓勵人,營造了踐行群眾路線的濃厚社會氛圍,為建立群眾路線長效機制提供了堅強的輿論保障。
  (執筆:徐晨光 陳水波 王海峰)  (原標題:踐行群眾路線長效機制的範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nyie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